第二百一十六章 经典中国风之外的风格-《从少儿频道开始成为顶流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听到郑越的问题,秦川夹起一块糖醋排骨啃上一口,才悠哉悠哉地开始回答。

    “这个问题我自然是想过,我也是有出一张纯中国风歌曲的专辑的,而其中风格自然也会很多的。”秦川是语气颇为自信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都会是像《菊花台》这样风格的歌嘛?”郑越挑挑眉道。..

    在他看来,《菊花台》这首歌,就是最经典的“中国风”的曲风了,哪怕是完全没听过“中国风”的听众,都会被这首歌中各种传统元素给感染,到时候再告诉他这是“中国风”的歌,他是肯定不会反驳的。

    要知道不是什么歌,都达到如此鲜明的效果,让人听过几遍后,就能接受一种全新曲风的存在。

    所以在郑越看来,接下来秦川是继续演唱《菊花台》这样鲜明的“中国风”歌曲,让“中国风”这个概念深入人心,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。

    可此时秦川摇了摇头道:“我觉得按照《菊花台》这个风格写下去也很不错,但是不能只有《菊花台》这个风格,那对于一个曲风来说,就太过于单调了。”

    要知道一种曲风要是只能存在一个状态的话,那它离消亡也就不远了,因为它根本无法融入更多的新元素。

    像是蓝调,也就是布鲁斯,这个从十九世纪就存在的音乐曲风,就从经典的节奏布鲁斯中的,到后面灵魂蓝调、爵士蓝调、现代蓝调等等,也都是进行了很多的变化。

    而“中国风”这类曲风,现在在音乐界还只算得上是新生儿,但是秦川也是想为它多考虑考虑。

    要不然随着它发展,到之后只是按照单调的路线走下去,积重难返,哪怕他作为这个风格的开创者,想要去改变什么,也会被很多利益既得者抨击的。

    这种事并不少见,创立它的人,不可能到后来它成为了庞然大物后,还能对它有全部的解释权与控制力,因为在那个时候纠缠在这方面的人就数不胜数了,不可能每个人都认可秦川这个创始人。

    乐坛如此,其他事也是如此。

    因此秦川想做的,也算得上是一种未雨绸缪吧,尽量提前预防它未来走向固步自封。

    不过他此时的话,在郑越耳中听起来却是颇为震撼的。

    要知道能把一种曲风发扬光大,那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了,而此时秦川想做的,似乎还不止于发扬一种风格,还要把它深化,让它有更鲜活的生命力。

    这事,在郑越看来,根本就不是一个人能简简单单做到的,要他说可能这需要成百上千的歌手,花上十年二十年的时间,才能做好吧。

    不过他看着秦川对他又是笑了笑道:“你觉我这个想法怎么样?”
    第(1/3)页